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门党史展览馆地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江门党史展览馆地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桂山游击队英雄人物?
杨日韶
杨日韶(1918~1942年),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人,烈士。
1936年毕业于中山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后在五区(今三乡镇)光后小学任教。其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师的职业作掩护,从事党的工作。1940~1942年先后任五桂山抗日游击大队中队长,“挺三”梁伯雄大队副官、副大队长,南番中顺中心县委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第一主力中队中队长。
1942年5月,五桂山抗日游击大队为了声援友军,支援梁伯雄大队,粉碎日伪军对九区进行的“梳篦式”清乡扫荡,特组织一次突袭浮圩的战斗,由谢立全、谭桂明、欧初率领游击队分三路进攻浮圩,谭桂明和中队长杨日韶担任正面进攻任务。这次战斗大获全胜,短短时间就全部解决伪警所及一个伪军连的武装力量,缴获长短枪50多支。杨在战斗接近结束时,因掩护战友安全撤出而负重伤,后在转送医疗
县委部门的事业人员能不能转公务员?
事业人员转公务员有且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提拔任用,二是公开考录。
一、提拔任用。事业编制干部属于体制内干部,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的重要来源,在事业单位表现优异的年轻干部一旦提拔到行政部门任领导干部,身份自然转成行政编制公务员。县委部门主要是一办(县委办)三部(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一委(***),下设有保密委、老干局等二级局和若干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承担了县委各部门许多具体而重要的工作,在这些部门工作只要能力强、思想正、肯吃苦,近水楼台,很容易斩露头角,被纳入组织视线而得到提拔而转为公务员,同时取得相应级别领导职务。
二是公开考录。事业人员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面向社会,一视同仁,一律平等,没有任何照顾,即参加国考取得公务员身份,从四级普通科员干起。
个人认为,县委部门事业人员想转公务员,靠努力工作、表现突出获得提拔,比参加国考更可取。
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不可能转。
公务员进入有三条途径:考入,提拔和调任。
考入就不多讲了。
提拔是利用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这一条政策。作为县一级层级,可以把事业单位股级干部(个人编制性质为事业,身份可以是国干或聘干)提拔到副科级干部(编制性质为行政,身份一般不变),这样就可以到省级公务员管理机关登记为公务员。
调任是指从级别比较高的企业单位(一般是国企或大集体企业)相应级别的同志调入行政机关,级别不变,但身份变化。这种情况在县层面基本上没有,因为县级层面的国有大集体企业基本上都改制了。
所以,从县级层面上除了考入就是提拔,转身份没有第三条正规途径,除非途径不正规。
问题指明:县委部门的事业编制人员能不能转为公务员。就这问题据我了解是这样的一一能转,但不是那么容易,基本渠道如下:
1:在事业岗位履职一定年限,表现好,有能力、业绩突出、被所在单位领导赏识认可,积极向组织部门或党政主要领导作为后备人才举荐,这样如能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待一年“试用期"满也就自然过度为公务员(一般事业编制人员提拔使用几乎都先到乡镇任副乡镇长),但这样的几率很少,当然,所问是特指县委部门事业人员,这类能在县委部门工作的事业人员不多但与县领导接触机会相对较多、了解联系也不会少,自然被主要领导发现、重用也是常有之事,转公务员较之其他行业、基层事业人员要容易得多。
2:每过一至两年(各县做法不见一致),县一级都会拿出一定副科岗位面向本县内在事业岗履职一定年限、相关学历、年龄等符合条件的进行遴选,这往往报名人员数多,竞争太激烈,需经笔试面视、考核、体检。这样取胜者也即提干转公务员者一般都能说能写能干事。
3:也有从事业单位遴选公务员的但不多,一般对在基层履职年限、学历及专业有特定要求,性别上也有特定要求,过去有的单位遴选多少有些因人设岗的意味,也颇受社会指责,现这类遴选的少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门党史展览馆地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门党史展览馆地址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