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赣榆书画展览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赣榆书画展览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陆开东作品集?
2014年,创作榜书“虎”字获得全国“羲之杯”榜书大赛优秀奖。
2015年,创作榜书“梅兰竹菊”获全国“赣榆老街杯”榜书大赛二等奖。
2015年,创作榜书“寿”在美国萨拉索塔国际艺术节展出。颁发收藏证书。
2016年捐献给连云港市博物馆书法收藏作品6尺榜书“寿”字一幅。
鲜于璜碑主要叙述于璜的生平仕历?
《鲜于璜碑》,碑文主要叙述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立于延熹八年 (165)。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全碑包括碑座与碑身二部分。碑座为长方覆斗形,长 1.2米,宽0.73米,高0.25米。座上有长方形榫槽。碑身为圭形,上锐下方,高2.42米,宽0.81~0.83米,厚0.12米。碑首阳面中部为“凸”字形碑额,阳文篆书碑名。碑额两侧刻青龙、白虎额下为一直径11.3厘米的圆穿碑首阴面刻朱雀。这种以“四神”图象作为碑额装饰的现象,在汉碑中较罕见。
碑身两面刻文,碑阳17行,满行35字;碑阴15行,满行25字。总计 827字。绝大部分保存完好。碑文主要叙述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鲜于璜初举上郡孝廉后,曾为度辽右部司马、赣榆令、太尉西曹、安边节使等,终官雁门太守。卒年81岁。碑阴铭文颂扬死者功德,并记录了鲜于一家的世系。碑阴记载的世系与碑阳有所不同,可能二者并非同一人撰写。
碑文字体结构谨严,浑朴苍劲,含蓄沉着。以方笔为主,与以圆笔为代表的曹全碑等汉碑书体不同,为汉隶中方笔流派的典型代表,对古代碑刻与书法发展史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苏轼去过中国哪些地方?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首先是一个好人,一生被纠缠到***中,但是从未害过人。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文人里最具温度、才华横溢且快乐可爱的人物,能被冠以可爱人格的千年大家,可谓凤毛麟角。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眉山,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成“三苏”,有趣的是老苏年轻时闲散无为,是个桀骜不驯的人,直到苏轼出生后才开始认真学习大器晚成,人说苏轼是文曲星转世,他的到来连他爸爸也影响了,父子三人一起赴京赶考,同时进士及第,人称“一门三苏”。
苏东坡是一位文化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雄视千年。
苏东坡从赴京赶考起,就开始了一生的四处漂泊,历经磨难。苏东坡性格特别好,不摆架子,见人就熟,充满好奇,天天惊喜。再不好的地方,住下一阵子就适应了,无论是在他得意时还是失势被流放期间,一直都是当时高层文人圈和江湖民间关注的焦点。他一生到过很多地方,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每有作品问世,无论是在哪儿写的,都会广泛传抄,最后传到皇帝手上,可以说是全民圈粉。苏东坡还是一个懂生活调皮有趣的人,东坡与佛印的笑话、苏东坡与苏小妹的故事等等,一生留下众多传说,无论在当时,还是千年间,依然在民间广为传颂,为人们津津乐道,感染、***着后人。
曾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修了“苏堤”。“东坡肘子”名噪杭州,成为当地一道名菜。
被降职到黄州后,寄情于山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娇奴•赤壁怀古》等名作。
再贬惠州,与朝云度过了一段闲适的生活,发出“不辞长做岭南人”的感慨。
后流放儋州,就是今天的海南,当时是荒芜野蛮之地,与当地少数民族相处融洽,发现生蚝很好吃,吃了很多生蚝。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赣榆书画展览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赣榆书画展览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